综合信息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综合信息_综合信息
今日凌晨 天神首吻
发表于:2011/11/3 [ 阅 399 次 ]
东方IC供图 1日凌晨升空的神舟八号飞船,在3日凌晨1时40分左右,和已经在太空高速运行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成为一个组合体。 2日17:05据新华社电 北京时间2日17时05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飞行第24圈时成功实施第5次远距离导引段变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对飞船运行轨道进行了精确组合修正,使其进入距地面高度约330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一号处在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点上,处于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 神八第5次变轨 神舟八号自11月1日发射入轨以来,分别在第5圈、13圈、16圈、19圈实施了4次变轨控制。 【专家详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上升段主任设计师卢立常介绍,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的窗口时间是根据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运行轨道参数来决定的。在神舟八号发射之前,地面飞控中心先要对天宫一号实施调相控制,使它进入距地面343公里的圆轨道等待神八飞船。飞船发射前一天,通过地面飞控中心的控制,使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姿态调整为尾部发动机朝前,对接机构朝后,迎接从后面追上来的神八飞船。 为何对神八实施5次变轨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之所以要实施远距离导引,其目的就是为了以合理的位置和速度来与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在这一导引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让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处于相同的轨道面,达到同心共圆的目的,然后才能使其以相对合理的速度保证交会对接的正常进行。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调整到合理的位置后,在实施交会对接时,一定要保证使其处于一个相对可测控时间较长的弧段来进行。”卢立常说,“正是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和要求,我们设计了对神八飞船5次变轨的方案。第一次变轨是第5圈的远地点变轨以抬升近地点高度,之后是第13圈调整轨道倾角,第16圈近地点变轨抬高远地点,第19圈变轨是为进一步圆化轨道,第24圈变轨是将前几次的误差进行一次综合修正。通过这5次轨道控制,最终使飞船满足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的各项要求。至此,就完成了地面导引阶段,最后在智利圣地亚哥站上空切换到神八的自主导引阶段。” 3日1:40许据新华社电 神舟八号飞船3日1时40分许对接完成。按计划,组合体飞行第12天,神八和天宫一号的对接机构将解锁,飞船撤离至距天宫一号5公里的安全距离以外。此后,将择机进行第二次对接试验。 神八天宫对接完成 在交会对接阶段,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于相距5公里、400米、140米、30米处设置了4个停泊点,在每一个停泊点都进行了短暂停留。 整个自主控制段进行了约两个半小时。 【专家详解】青年航天测控专家王瑞军说:“之所以设置这4个停泊点,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每一个停泊点的设置都为判断两个飞行器的运行状况留出了时间,只有一切正常才往下一步走,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在这4个停泊点中,5公里是最重要的一个,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再一个是最后30米的这个停泊点,也很关键,就像踢足球的临门一脚。通过多个发动机同时工作,硬把两个飞行器拉过来,接合到一起,这个点应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王瑞军说。 交会对接过程设4个停泊点原因
王瑞军介绍说,在对接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两个飞行器都处于失控状态,锁紧之后,天宫一号要启动控制程序,消除之前运行偏差,保持飞行姿态,同时停止一些设备的运行。12天后,还要进行一次交会对接试验。对接后组合体再飞行两天,然后,再分离,神八撤离天宫一号开始启动返回着陆场的程序。 责任编辑:
上一篇打击无照经营 消除安全隐患
|
下一篇我省收费公路占总里程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