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又到,每到这时,太原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扒窃案就要增加四成左右。12月12日,记者走访了太原市公安局直属二分局公交派出所的反扒民警,请他们总结了公交车上扒手主要的作案方式,提醒市民如何防范。
真奇怪一直守在站台就是不上车
这个年轻人好奇怪,在公交站台上一直站着等车,可哪路车来了他都不上车。民警发现可疑,跟踪多日,才发现他原来是个扒手,专门在各个公交站台寻找目标。事实上,他还是一个扒窃团伙的成员,其他成员有人负责开车,有人负责望风,有人负责行窃,一旦得手他们立即开车到下一个公交站继续行窃。
进入12月份以来,公交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太原市小店区的某几个公交站台经常会出现一辆可疑的香槟色QQ轿车,车上人员鬼鬼祟祟。这辆车多在早晨出现,每到公交站点车上的人就下车,跟着候车乘客挤公交,可挤一阵却不上车,而是回到QQ车上继续到下一个站台。民警立即展开侦查,发现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盗窃团伙。经过多日侦查,警方在确定证据的情况下,于12月8日上午在小店村口查获该团伙所用的香槟色QQ轿车,并对车上4名人员进行盘查。
经盘查,民警在车内发现可疑女士卡包1个、手机3部以及用于盗窃的镊子两把。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刘某等4人交代了盗窃犯罪事实。据交代,仅12月7日7时许至8日7时50分,他们便先后4次盗窃得手。
如何防范公交扒手民警教你几招
公交派出所民警介绍,今年以来,仅公交派出所抓获的被批捕扒手便有60余名。而每到年关岁尾,也是小偷疯狂作案的高峰时段。根据派出所的统计,年底公交车上发生的扒窃案件,与平时相比会增多四成左右。
与其他盗窃案不同,公交车上的扒窃案主要集中在6:30至9:00,17:00至20:00两个时段,车上越挤,扒窃案件越多。不过,民警告诉记者,扒窃案高发也与市民防范意识差有很大关系。比如上文提到的案子中,4名受害人都比较马虎,把手机随意装在大衣和羽绒服的外兜里,小偷轻轻一伸手就把手机拿了出来。
常言道:“破一案不如防一案”。对付扒窃分子,除了警方加大打击力度外,还需要市民加强自我防范。那么普通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究竟该如何预防呢?警方也给出了一些招法:不要在站牌下清点钱物或上车后拿出钱包,从中找出零钱买票,这样做,无意中向伺机作案的扒手暴露了“实力”,很容易成为扒手作案的目标;要系好衣扣,拉上、系好背包的拉链或包带,不给扒手作案的机会;不要带大量现金出行,钱要装在贴身衣袋内;上车时要自觉维护乘车秩序,排队上车;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候车亭,都要尽量站在人少的地方,不给扒手下手的机会;乘客如果发现钱物被盗,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此外,民警还公布了他们的微博和值班电话。公交派出所经常会在微博上发布一些防范提示,市民可以直接@太原公交反扒获得最及时的防范知识。遇到特殊情况,市民还可以拨打派出所值班电话0351—2029334,向民警反映情况。
“掏天窗”“抢门儿”扒手阴招多
公交车是扒手作案最多的地方之一,用衣服遮挡住乘客的包实施扒窃,这招叫“障眼法”。小偷通常的掩护“道具”有书本、衣服、大布袋等。
公交车上的扒窃“阴招”很多,“掏天窗”是指偷上衣口袋,乘客站在车门口台阶上时,位置较低,上衣口袋正好是扒手最好偷的。公交车到站时,扒手故意堵住车门制造拥挤,分工合作进行扒窃,叫“抢门儿”。以“抢门儿”为作案手段的案件占到公共汽车上扒窃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车辆进站、乘客上下车时,小偷趁混乱下手。一些扒手的衣服口袋是穿的,可从口袋里伸出手来扒窃,这叫“隔山取火”。扒手坐在失主后面,从缝隙偷走钱包,这叫“飞象过河”。
搭公交车时,上下车要特别注意,扒手会通过挤、碰等方式分散目标注意力,乘客不仅要把包放在身前,还要让包在视野范围内。尽量不要在人多拥挤的车上睡觉。
什么包防盗功能好?
公交派出所反扒民警提醒,在买挎包或手提包时,可有意识地买一些防盗功能相对好点的包。
软包不容易被扒,扒手想把拉链拉开会比较费劲,拉链容易带动包身,引起乘客警觉,且拉的时间较长。而较硬的包,拉链拉起来容易,包身也易被刀片划开。
拉链裸露在外的,比拉链“藏”起来的更容易被扒。开口较大的包比开口较小的容易下手。
肩带较长的包容易被扒;肩带较短、能够夹在手臂下的包防盗性更好。
常见扒窃工具有四种
民警告诉记者,反扒这么多年,其实扒手的作案工具并没有太大变化,常见的扒窃工具也就是镊子、刀片(分单面刀片和双面刀片)等。
1、镊子:可隔着一定距离钳取手机、钱包
手伸到衣服口袋里动静比较大,小偷为了不“打草惊蛇”,常备长约30厘米的镊子。在派出所,记者见到了这种镊子。仔细一看,并不是普通的镊子,前端的夹头是特制的,两边夹头上都有对应的齿,夹紧之后两边的齿便紧紧咬合在一起。民警告诉记者,这是手术镊子的一种,叫组织镊,特点就是夹持力度大,夹持牢固,一旦夹住东西可避免滑脱。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止物品滑落,小偷还在镊子的头部两边外侧粘上胶布,伸到口袋或包里一钳,目标物就稳稳到手了。
[应对]将包放在视线范围内,厚外套外口袋勿放手机等贵重物品。
2、刀片:割包或衣服
小偷将刀片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非常隐蔽。寻找到目标后,他们故意用报纸、衣服等物品遮挡乘客视线,然后手在遮挡物下面活动,用刀片将包割开。
这种方法还会用到衣服口袋上,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即可得手。一般来说,单面刀片用得比较多。民警告诉记者,用刀片也是“技术活”,曾经有个小偷就坐在乘客右边的座位上,用刀片割破他的外套,从右侧一直割到左侧的内揣兜里,将乘客放在内揣里的钱包偷走。
[应对]将钱包贴身放,包里有财物的一侧紧贴身体。
3、剪刀:剪金项链或包
趁场面拥挤比如上公交车时,几个人配合,剪下女士脖子上的金项链。
[应对]出外少戴金器,尽量不要将金器暴露在外。
4、针:挑开背包的拉链
这可不是我们常见的绣花针,而是用钩针磨成的。民警告诉记者,很多扒手惯用这种方法,他们把钩针前端磨得尖尖的,用这样的针去挑背包的拉链,轻轻一挑就把拉链全部挑开了。不少女性乘客觉得把拉链头一侧放到前面就没事了,其实同样很危险。
[应对]背包不要侧背,尽量把包放在身体前面,目光可及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