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综合信息_综合信息
历经12年 晋陕两县建起“黄河第一高桥”
发表于:2011/12/21 [ 阅 364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12月20日上午,在阵阵鞭炮声中,连接秦晋两省、被誉为“黄河第一高桥”的石清黄河大桥剪彩通车。 石清黄河大桥连接秦晋两省,东端位于我省石楼县辛关乡辛关古渡口,西端在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镇,全长629米,宽12米,双向两车道,由石楼县和清涧县共同投资9000余万元建成。这座桥高达100米,是连通晋陕的黄河大桥中最高的一座。而这座大桥的建成,更是经历了12年的漫长历程。 石楼县与清涧县相距近一百公里,但由于晋陕大峡谷和滔滔黄河水的阻隔,两县人民往来只能靠坐船或泅水渡河,即使车辆往来,也得多绕行几百里。2000年2月25日,当时的石楼和清涧两县领导提出了建设石清黄河大桥的设想,并在石楼召开了首次座谈会。同年12月,两县成立了黄河大桥筹建指挥部。由于石楼和清涧都是国家级贫困县,限于各种实际困难,直到2008年才正式动工。 由于大桥设计早,当时原材料便宜,因而预算也就低,最初中标的施工单位因不挣钱而退出。之后,相关施工单位也差点中途停下。除了成本增加,施工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公路不畅、电力没保证。施工场地位于山区峡谷,一到雨雪天路就不通,建筑物资进不去,造成工期延误。而工程用电本就属于农村电网的末端,电压低,遇上刮风和雨雪天气,停电是家常便饭。 大桥修建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是洪水袭扰。在黄河里做桥墩,要进行围堰筑岛和架便桥。3年来,黄河发大水十余次,冲走了临时设施和筑岛,冲垮便桥,不仅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然而,苦尽甘来,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石清桥终于化成一条钢铁坦途,连接起了石楼、清涧两县。大桥通车后,黄河天堑变通途,石楼成为吕梁、榆林两市乃至晋陕两省经济往来的一个新通道,将有力地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本报记者 王晋磊 通讯员 王永平 责任编辑:
上一篇曲沃供电实现安全生产7200天
|
下一篇曲沃大范围缺燃气难住5000余户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