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警钟长鸣_警钟长鸣
骗子利用聊天视频诈骗
发表于:2012/2/3 [ 阅 408 次 ]
来源: 沈阳日报 视频录像哄爹妈 “山寨儿女”骗钱花 近期,很多留学生家长,频频遭遇“孩子”的汇款要求,事实上,这是骗子们利用科技手段盗取这些海外学子的QQ密码,并通过事先与学子们聊天时录下的视频做伪装,骗取家长钱财。1月9日,记者在市公安局东陵(浑南新区)分局奥体派出所采访时了解到,仅该所就接到报警三起,最高受骗金额达14万。 案例A:留日“女儿”要走3万元 “吃饭没?”“吃了。”“感冒好点了吗?”“好点了,谢了妈!” 透过QQ视频,张女士看到远在日本留学的“女儿”气色好了不少。“女儿”说话的语气一如往常,还比以前有礼貌,抚慰了母亲牵挂的心。“妈,你先帮忙往我同学哥哥的账户里面汇两万块钱吧。”“干啥用啊?”“我同学的妈妈病了,家里着急用钱,可是今天办不了国内手续,学姐先把25万日元已经汇到我的卡里面了。” 按照“女儿”的要求,张女士到东陵区的一家农业银行将两万元人民币汇入一个账户名为“马超”的外地账户。 案例B:留日“儿子”索要6万元 日前,刘先生跟远在日本留学的儿子上网聊天。在QQ里,儿子对父亲说:“一个朋友在回国前留了98万日元给他,想让爸爸将98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汇给那个朋友” “我和儿子聊天时也在视频,视频上有我儿子的静态图像,我要求儿子用语音聊天,但是儿子说网络慢。”孩子远在异国他乡又急需用钱,刘先生立即将手头的3万元人民币按照指定的账户汇了过去。 刘先生汇完钱把这件事讲给家人听。“家人上网看完聊天记录后,觉得对方不像我儿子,就马上查了对方的IP地址,结果发现地址在安徽。” 案例C:美国“儿子”险些骗走5万元 几日前,张先生的QQ闪动,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称:他的手机坏了,为了多学点外语,准备上几个外语学习班,要张先生汇5万元钱到一个账号上。 张先生问:“这个账号不是你的账号啊?怎么还是国内的账号。”“儿子”答:“对,这个是我导师的账号,他也是中国人,你直接汇给导师就行了。”同时,视频中露出儿子的模样。张先生便拨打儿子的手机核实一下,结果电话没人接。在妻子催促下,张先生到银行准备汇钱时,他还觉得有点不放心:“虽然儿子急用,我还是再打个电话跟他联系一下吧!” 这次电话接通了,传来儿子的声音:“爸,这么晚了打电话给我有什么急事吗?”此时,张先生惊出一身冷汗:5万元钱差点“飞”了! 骗子口述 先传播“木马病毒”盗号 奥体派出所已将诈骗14万元的犯罪嫌疑人廖某抓捕归案,以下内容是犯罪嫌疑人的口述实录。 ■狩猎目标 我选择的范围是30岁以上的人,因为年龄太小经济条件不一定好,性别不限,要有视频设备的。 ■盗取揭秘 我与别人视频聊天时,可通过虚拟视频软件将我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影像切换到我的QQ视频框中。 开始聊天,将传播“盗号木马病毒”的网址发给对方。对方登录该网址后显示的内容与“腾讯QQ空间”相同,但对方需要输入自己的QQ账号、密码、验证码进行登录。待输入完点击登录后,我的另外一个网址就会收到该QQ号码密码等信息。 等待对方下线后,我就登录该QQ号码,随便找几个QQ好友与他们说话…… 民警提示 “海外要钱国内收” 多是骗子在“钓鱼” 留学生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海外要钱国内收”,多是骗子在“钓鱼”。“如果海外的亲友在QQ上跟您短暂视频后便开口要求汇钱,而且汇款的地点是国内的银行,那么您可要小心了。” 奥体中心派出所民警刘声还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从视觉入手 视频聊天时要注意甄别视频文件的真实性,倘若不确定对方身份的真实性时,可以要求对方更换一件彼此都熟悉的衣服或者首饰等。 从听觉入手 收到朋友要求汇款的消息时,应该再次让朋友以电话语音方式进行身份确认,不要轻易相信骗子的伎俩。 要仔细甄别“钓鱼网址” 对一些可疑网络链接一律不要打开,要仔细甄别“钓鱼网址”,例如某些“钓鱼网站”将某些知名网站域名中的字母“i”换成数字“1”,诱骗网民点击;不轻易在网站输入自己的QQ号码及密码。他还建议:对于亲朋好友突然发来的网络借款请求,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询问等传统方式确认,尤其是收款人姓名与QQ主人姓名不符时特别要提高警惕。不能视频看到对方是熟人就贸然将钱汇过去,因为看到的视频可能只是录像而已。 责任编辑:
上一篇警方提醒防范电信诈骗有四招
|
下一篇临汾公安直属分局 发布禁令管控孔明灯升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