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综合信息_综合信息
本报记者千里探访“火箭干部”焦三牛(二):众人称赞,山西小伙西部展身手(图)
发表于:2012/2/14 [ 阅 386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同事热议焦三牛 武威市市长助理(中)招商局长(左)盛赞焦三牛 清水乡的郭大爷不住地夸奖焦三牛:“好干部!” 2月13日上午8时,疲惫的焦三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连续两天多时间,他跟随武威市的相关领导,陪同5名来自美国的客人奔波在武威市黄羊河集团、威龙葡萄酒基地、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日光温室建设示范点、民勤县红沙梁乡棉花规模生产基地、民勤阳光棉业公司及民勤三泰生物工程公司等地,为美国索尔顿湖农场公司在武威市的投资考察做翻译工作。2月12日,美国索尔顿湖农场公司与黄羊河集团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决定,今年9月30日前,美国索尔顿湖农场公司出资1000万美元的80万吨有机肥生产项目将正式动工建设。 为了这项工作,焦三牛每晚都工作到次日凌晨。参与负责这次招商工作的武威市农牧局局长,博士后学历的宗瑞谦对焦三牛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颇为欣赏:“很优秀的小伙子!” 圆满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工作,焦三牛很高兴。而就在这一天,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不拘一格选人才》和新华社刊发的《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甘肃武威“焦三牛事件”新闻调查》稿件,也让处于舆论旋涡中的焦三牛松了一口气:“大家的关注对我是种激励,我只想好好地把工作干好。” 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焦三牛,记者走访了与其一起学习、工作的校友、同事、群众和领导—— 同事群众眼中,他是——扎实肯干的阳光男孩 2月13日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清水乡政府三楼,焦三牛的临时宿舍,听说记者采访,这个临时宿舍突然热闹了起来,在清水乡政府工作的6名大学生闻讯而来。2005年就来到武威的山东大学双学位毕业生,现任清水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的戚桔红告诉记者,焦三牛在党政办做党委秘书工作,他工作非常认真,适应能力很强,能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有一件事让戚桔红印象深刻:《武威日报》平时大家都只简单浏览一遍,而焦三牛却是非常认真地学习全部内容,还会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三牛很朴实,很敬业,尽管年龄比我们小,但他平时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毕业于甘肃农大、在乡农技站工作的郭涛说,去年11月底,乡镇公路两旁农民栽种的葡萄要做防冻措施,要用铁锹把冻土挖起来覆盖到葡萄树上,焦三牛和群众一起挥动铁锹,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三牛很节俭很朴素,从乡政府到市区10公里路程,他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 清水乡菖蒲村是焦三牛的“包村”,平时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村里来,村民都主动招呼他去家里吃饭。“他从不以清华毕业生自居,和三牛相处,大家从来没觉得他高高在上。”2011年到菖蒲村任大学生“村官”的王宗敏感慨,“他做的事让大家感到,清华毕业生的能力的确高出一筹,不服不行!”王宗敏向记者说起三件事:一是他们在给村民办理医保手续的时候,通常是让村民到村委会办理,而焦三牛却逐家逐户深入调查,了解每户村民存在的实际困难,需要什么;二是焦三牛思路广,认真研究每件事,就像搞蔬菜大棚,哪些蔬菜品种有市场,他不仅是想现在,更想以后;三是批项目,每次到市里,他都骑着自行车亲自去,事必躬亲,能扑下身子。 和焦三牛同住一个宿舍的赵登乐说:三牛最大的特点就是扎实。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不管对谁都非常热情。他很阳光,很乐观,文笔很好,也很有想法。 负责乡里街道环境卫生的郭大爷更是对焦三牛赞不绝口:“好干部,难得的好干部!”每次碰到郭大爷打扫卫生时,三牛总是帮他一起打扫,遇到不容易清理的垃圾,三牛都是用手去一点点清理,让郭大爷非常感动。“这样的年轻人太少了!” 清水乡党委书记李晓燕眼中,他是——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 2011年9月8日,焦三牛正式到清水乡政府报到。朴实的焦三牛,没有给清水乡党委书记李晓燕留下特别的印象。刚开始,考虑到清华毕业生在逻辑、理性思维方面的长处,李晓燕将焦三牛安排到项目办公室工作。 工作中,焦三牛在几件事上的表现,让李晓燕对他刮目相看。 武威市百利种苗有限公司是依托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乡政府需要配合其编制有关高垄滴灌高效节水示范项目和园区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的报告。李晓燕将这份工作安排给焦三牛。当两份文本规范、内容翔实的项目报告交到李晓燕手中后,这位宣传部副部长出身的乡镇书记非常满意。报告把李晓燕交待的工作很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并且添加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2011年,焦三牛主动与同时选调甘肃的9名清华毕业生,成立了一个政策信息搜集小组,把国家、省、市、区政策、项目搜集起来,编成简报,呈送乡镇领导提供政策决策参考。这项完全自主进行的工作出乎李晓燕的预料。之后,又是焦三牛主动提出编制清水乡产业规划布局图。 随后,李晓燕安排焦三牛把武威市市委书记火荣贵在生态造林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给全乡三级干部做辅导报告。焦三牛认真准备了讲稿,讲得非常成功。李晓燕对其的评语是:不愧是清华大学毕业生。 鉴于焦三牛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李晓燕把焦三牛调到了党政办公室,兼职项目办工作。她把有关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清水乡实施方案的重要工作,交给焦三牛去做。对这项工作不很熟悉的焦三牛,每晚工作到次日凌晨三四时,共写出了4份稿子。第一稿李晓燕不满意,第二稿还是不太满意,第三稿李晓燕交待了重点,给予了一些参考资料,焦三牛拿出的第四个稿子很成熟。李晓燕很清楚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理解能力强,出手快,悟性高加上吃苦肯干,焦三牛做到了。 李晓燕认为,焦三牛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在焦三牛参加公选之前,她就几次在大会上告诉乡里的干部,身边的焦三牛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李晓燕说,焦三牛不仅肯做事,而且在做的过程中,想得很周全,还能搞点创新。能看出来,这个年轻人是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而不是简单地当做一份工作。节假日休息的时候,焦三牛会到老百姓家里帮忙收土豆,打扫卫生,捡垃圾,不论是拿扫把、端铁锹还是拿镢头,焦三牛拿什么干什么,干什么像什么。 焦三牛非常珍惜在乡镇的工作经历。他曾主动向李晓燕提起,至少要在清水乡工作三年。但焦三牛通过公选,考上副县级岗位时,李晓燕很高兴,她说,她从内心感到骄傲。“人才跨越成长才能推进武威跨越发展!”比起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光环,李晓燕更看重的是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清华选调生眼中,他是——朴实可爱的农村小伙 2011年7月5日,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之后,焦三牛匆忙赶回山西老家,把自己前往甘肃工作的消息告诉了家人。他不顾家人的反对,7月10日便匆匆赶往甘肃兰州参加培训,一个月的培训让他更深地认识和了解了甘肃,也更加坚定了扎根西部的决心。 培训结束后,距离9月份正式上班尚有一个月的空闲,其他人都返回老家等候正式上班的通知,而焦三牛却想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提前熟悉武威的情况。 同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孔祥明比焦三牛早到一年,现为武威市凉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员、挂职任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副镇长,在这次全国公选中拟任武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说起焦三牛刚到武威的情景,孔祥明记忆犹新。“第一眼看到焦三牛,穿着一身迷彩服,提着一只破箱子,背着一个破布包着的被子卷,一看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在甘肃省委党校培训前,清华选调生们接受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军训,结束军训后,惟有焦三牛还留着那身已经很旧的军训迷彩服。孔祥明记得,刚到武威的时候,焦三牛住的是一晚10元钱的小旅馆,条件很差,甚至没有水。对于焦三牛尽快熟悉工作环境的想法,孔祥明很支持,他当即安排焦三牛在武南镇见习工作,焦三牛很快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谈起这一个月的收获,焦三牛告诉记者说,由于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他了解了乡镇工作的基本情况,当其他学生还在适应新环境,努力听懂武威方言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正常工作了。 1986年10月出生的蔡程程是与焦三牛同时参加工作的校友,在这次公选中拟任武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她很清楚地记得焦三牛在项目办工作时,因为一个合同的问题,专门请蔡程程吃饭,请法学专业的她帮忙完善合同细节。回到单位后,已是次日凌晨1时,焦三牛还给她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询问有关专业知识。听蔡程程说起此事,其他的清华选调生都笑了起来,说焦三牛为了这份合同并不只给蔡程程一人打过电话。焦三牛的扎实和敬业,让校友们很钦佩。 乡镇工作面广繁杂,经常需要跑基层,在这里的清华选调生们都有一辆自行车。孔祥明记得有一天,焦三牛要买自行车,他推荐焦三牛去某市场购买。结果回来的时候,焦三牛推着一辆花了500元买来的质量较差的自行车。“这车不能用,去换吧。”因为武威乡村的砂石路很不好走,普通的自行车无法“胜任这艰巨的工作”,孔祥明要他去换一辆,结果焦三牛又添了300元推回了一辆山地车。“他不会砍价。”孔祥明笑言。这天,焦三牛骑着这辆自行车回了清水乡。 蔡程程对焦三牛平时的节俭印象深刻,“他说一个月只花1200多元。”但对于工作中的花费,焦三牛却毫不吝啬。蔡程程记得一次聚会,都到晚上10时许了,焦三牛接到乡里打来的要其回去的电话,没有任何推托,焦三牛打了个车就走,平时到市里,他宁愿坐公交或者干脆骑自行车。记者注意到,为接待外宾,焦三牛换了一身西装,打着领带。问起这身行头的由来,焦三牛说,是他2007年刚上大学,为了参加新生联谊会,咬咬牙花600元买的,到现在,已经穿了快5年了。 工学博士罗开双也是清华校友,他和焦三牛同年参加工作,现为武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干部、挂职任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党委副书记,此次公选拟任武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谈起“焦三牛事件”,罗开双称,网络上的众多质疑其实是缺乏对武威的认识和了解,等大家真正了解之后,一定会有更理性的认识和看法。 几位清华校友表示,武威发展基础是有的,不能说武威没有人才,只是存在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很多英语、制造、工业等方面的人才,作为清华大学来武威工作的选调生,他们个人没觉得有任何优势,只是希望踏实认真地做好每件事,他们已经把武威当做了自己的家乡。“武威市委、市政府非常尊重人才,领导也是真心实意地爱才,对我们的关爱已经非常多了,我们必须努力!” 本报记者 张海鹰 特派记者 董杰 文/图 责任编辑:
上一篇发现流浪未成年人今后可拨打报警电话
|
下一篇首款大型民用直升机完成高寒试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