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文化_旅游文化
旅游乱象缘何屡禁不止(图)
发表于:2012/2/17 [ 阅 423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2月11日,游客在广西桂林市榕湖边游览欣赏夜景。 黑导黑车加价进店甩团扣人 黑导游、黑车、天价菜单……近年来,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然而乱象丛生的旅游市场让不少百姓的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桂林可谓我国旅游的“晴雨表”“风向标”。随着天气转暖,百姓出游意愿将呈上升态势。就国内旅游市场存在的乱象以及如何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新华社记者日前在桂林采访了旅游局官员、旅游学者和资深旅游从业者。 1、乱象让游客直呼“坑爹” 春节期间,三亚“宰客门”让有的游客在阳光沙滩中度过了一个心寒的假期。无独有偶,少林寺景区摘牌风波、厦门天价餐费、丽江“艳遇女”等事件接踵而来,部分旅游景点“乱”字当头。业内人士表示,旅游市场乱象目前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 ——旅游路线变更随意,“加点”“进店”“加减行程”“甩团扣人”现象普遍。12日,游客何名扬谈起曾经的旅游经历,感慨万千。他说,自己不止一次碰到导游误导、胁迫参加自费活动,随意更改压缩行程,在景点“被”购物等情况。“本来是来旅游的,结果在景点走马观花,但是商店却一个不落。” ——服务质量缩水严重。加价、“山寨”、绕路、强迫和忽悠大行其道。一些游客表示,不少景点及周边服务行业存在价高质次现象。“景点里东西贵,有时还买到‘山寨’货,你讲了价就必须得买。”游客欧晓莉说。 2、旅游乱象缘何频现 针对频频出现的旅游乱象,旅游部门并非毫无作为。但为何种种乱象屡禁不绝? 已从事旅游行业15年的翁昕表示,目前导游很多是没有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带团也无法从旅行社那里拿到钱,有时甚至还要交 “人头费”。“在这样的环境下,导游的压力大,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收入。”据了解,目前旅游市场上“零团费”“负团费”仍然泛滥,而导游、景区、购物、餐饮等形成的利益链条已是旧闻。 法律法规滞后是造成旅游乱象的重要原因。桂林市旅游局副局长陈运春说,旅游业仍是一个新兴产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旅游法来对旅游行业进行有力约束和管理。不少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从以旅行社组团为主转为以散客自驾、自由行为主,旅行社的生存成为很大的问题。同时,旅游业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3、加强软环境建设刻不容缓 目前流行于各大旅游论坛的“防宰攻略”“防骗秘笈”是不少游客应对旅游乱象的一种无奈之举。专家普遍认为,这些攻略、秘笈成为游客“必修课程”,恰恰反映出加强旅游市场软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黄松认为,开发更新、更高端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提高服务档次,让本地群众在旅游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是解决市场乱象的一种方法和趋势。 专家认为,大众化旅游已成为目前旅游市场主流,传统管理理念和方式已滞后于时代发展。陈运春说,旅游软环境建设应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完善各种制度。“发展方式转型指由注重规模政绩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转变,从单一产品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制度层面完善指的是实现旅游监控法制化、规划实施统筹化、旅游经营市场化、旅游企业法人化等。”(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是美丽的书 细数中国景区十大“最”
|
下一篇旅游产业的“幸福”使命(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