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时政要闻 本刊特稿 综合信息 舆论监督 舆情转载 旅游文化 文苑漫步 警钟长鸣 企业之窗 读者来信 本网公告
现在时间:
综合信息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您现在的位置: 综合信息_综合信息
临汾环卫工苗秀萍 “扫”成“十佳农民工”
发表于:2012/2/20 [ 阅 375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每天凌晨,时钟刚刚敲过3下,临汾市解放路上昏黄的路灯下,一声声扫帚清扫路面的声音划破了寂静的夜空。一名头戴环卫帽子、身着反光背心的女环卫工人已经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此时,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


这名环卫工人叫苗秀萍,今年54岁,是尧都区刘村镇孔家庄村人,自2003年参加环卫工作以来,她日复一日挥舞着扫帚,多次“扫”出“城市美容师”“劳动模范”的称号。今年1月13日,苗秀萍荣获“山西省‘十佳农民工’”称号。


“不干是不干,要干就干好”


每到凌晨1时,苗秀萍都会自然醒。简单洗漱后,她来到灶台前,迅速做好早饭,然后热在锅里,让丈夫醒来就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饭。简单吃口饭,苗秀萍顾不上休息,迅速穿好工衣,骑自行车匆匆赶往工作岗位。从苗秀萍家到她负责的解放路,单程近8公里。


一年365天,不论刮风下雨,不论寒冬酷暑,苗秀萍每天总是提前半个小时赶到工作地点,一边整理保洁工具,一边抡起大扫把“开战”。她负责清扫的解放路是临汾市区的一条主要街道,每天的来往车辆川流不息,且树多枝茂,如果遇到大风天气,树叶、垃圾袋满天飞,要不及时清理,天亮都扫不完。为了提高道路保洁质量,苗秀萍不得不每天来回跑好几趟,反复清扫四五遍。


磨破手套,手上磨出血泡,血泡再被磨破,最后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长期的劳累使她的双指关节突出,一双粗糙的大手布满老茧,爬满皱纹的脸上黑里透红。据不完全统计,从业10年来,苗秀萍用坏扫帚1000多把、保洁袋2000多个、抹布10000多块,先后多次被评为“城市美容师”“劳动模范”,受到沿街商户、居民的赞许。


风起,尘扬,环卫工作确实累人。特别是雨天,即便穿着雨衣,衣服一样会被打湿,又冷又潮,非常难受,但苗秀萍从不怕麻烦。苗秀萍常常这样说,“不干是不干,要干就干好。”“家里需要我,丈夫需要我。”谈及为何选择加入环卫工的行列时,苗秀萍说。1978年,刚满20岁的苗秀萍嫁到尧都区刘村镇孔家庄,先后生育了3个孩子,一家5口的生活过得其乐融融。然而,突然有一天,“你丈夫被烧伤了,现在在医院抢救!”邻居的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此时的苗秀萍正在离家不远的砖厂干活。听到这话,放下手中的活,立刻赶往医院。“他的全身80%烧伤,需要尽快做植皮手术。”苗秀萍说,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治疗费不是一个小数目,走出医院的她四处筹钱。十多年间,丈夫的治疗费用共花去6万余元,这些钱都是她自己东拼西凑借来的,还有从银行贷的款。“现在债务基本还完,只差两个妹妹的了,争取今年还清。”苗秀萍说,十几年来,为了能早日还清债,她跟着建筑队做过小工,但一直不稳定。一遇淡季,就没有活儿干。2003年,邻村环卫工人秦小珍知道了她家情况后,便主动帮她介绍了这份工作。


从第一天做这份工作开始,苗秀萍一直很珍惜,工作非常努力、认真,因为她知道,家里需要她,丈夫需要她。


“一天不干,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虽然环卫工作很辛苦,但看着环境面貌一天天变化,苗秀萍也倍感欣慰和自豪。“我是农民,起初做环卫工作是为了谋生,现在则是爱上了这一行,觉得越来越离不开环卫工作了。”苗秀萍说,“一天不干,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看到大街上有纸片和垃圾,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随手清理。”


由于长时间工作劳累,加之饮食不规律,苗秀萍患上了甲亢,需住院治疗。了解到苗秀萍及其家庭的情况后,临汾市环卫局给予了她很大帮助。今年元旦期间,临汾市环境卫生管理局西城环卫所申报特困户,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苗秀萍。当表格放到她面前时,她却再三谢绝,“比我家境不好的同事还有很多,把这些待遇留给更需要照顾的同事吧……”在场的同事们无不为之动容和落泪。


针对苗秀萍的情况,领导和同事们常常劝她路上不要赶得太紧,少干点儿活,回家骑慢点儿,但接手工作的10年里,她从没有过迟到早退,总是在自己的岗位上仔细认真地作业。她所担负的责任路段在全市的大街小巷被公认为最清洁干净的路段之一,2011年解放路被我省评为“首批城市保洁示范街道”。


本报记者 段树聪 通讯员 赵亿平

责任编辑:
组织机构  |  联系方式  |  招聘英才
版权所有 © 2011-2025 沃土编辑部 准印证:(2010)L字第035号
晋ICP备2022012077号  晋公网备14100002000412
纠错QQ 845394373  监督电话:010-61057938
邮箱:wotuzz@163.com  技术支持:黑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