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时政要闻 本刊特稿 综合信息 舆论监督 舆情转载 旅游文化 文苑漫步 警钟长鸣 企业之窗 读者来信 本网公告
现在时间:
时政要闻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您现在的位置: 时政要闻_时政要闻
三晋大地别样雷锋情(图)
发表于:2012/3/5 [ 阅 775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党贵红收藏的部分有关雷锋的资料


爱上雷锋精神 收藏30多年“雷锋资料”


3月1日,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干部党贵红展示了自己珍藏的一张1963年3月5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上面毛泽东同志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占了一版的1/4,同时还大篇幅刊登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坚决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社论以及上海各界学雷锋的情况。由于这张报纸珍藏了将近50年,所以整张报纸已经变得又黄又脆。


今年40多岁的党贵红,出生于稷山县化峪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7年高中毕业后,1979年参军到新疆,19年的军旅生涯,使他养成了积累收集资料的习惯。198年转业到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时,已经积累了各种报刊、画报、电影海报等资料6000余件。他说:“一种精神可以激励几代人成长,一种情结也可以让人守望一生。”被雷锋精神感染的党贵红,30多年来辗转各地收藏有关雷锋的物品。在他那个不大的书房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主人收藏的50多件关于宣传雷锋的书籍、报纸、画册、作业本等物品。


党贵红提及多年来所坚持的收藏说,他刚从部队转业回来不久,全国各地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他被雷锋那种高尚的精神所感染,所以把收集雷锋的资料当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记得当时从朋友处看到一本《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时就爱不释手,阅读后精心保存起来,这就是党贵红第一本关于雷锋的藏书。从那以后,不管上街、出差、工作,他都把收集雷锋的物品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去做。为了搞收藏,他几乎走遍了北京、西安、河南等地有名的古玩及旧书市场。谈起收藏的感受,党贵红笑着说,可以用百感交集来形容,有时得到信息,千里迢迢赶到外地,可东西却被别人抢先一步买走了,心里顿时凉了半截;如果费尽周折得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物件,那种高兴和喜悦会让他高兴一阵子。最令他难忘的一次收集,是那本1963年5-6月的《中国青年》杂志,这是一本学习雷锋专辑,封面是雷锋的照片,扉页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2001年,当他得知陕西一位市民拥有这本书时,他不惜高价前去收购,但杂志的拥有者说什么也不肯转让,党贵红又是请人家吃饭,又是找人说情,折腾了近两个月,最后人家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最终同意转让。


雷锋收藏品渐渐丰富了,党贵红萌生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藏品,进而更好地宣传雷锋精神的念头。他说等时机成熟后,他将会举办一次展览,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让更多的市民受到启迪,更是为了让雷锋精神流芳百世……


特约撰稿人 董应赞 文/图


追求精神 “雷锋精神”太原开讲


雷锋如果活着,该是一位72岁的老人了。他从未上过战场,却是中国最著名的士兵,成为中国少数几个能以自己的头像传世的人物之一,成为一个国家的记忆,成为亿万人的精神导师。雷锋,仅仅走过22年的短暂人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事,但在平凡之中闪烁出巨大的光芒。


不知何时起,这光芒渐行渐远。“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3月4日,久负盛名的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举办了一场名为“永远的辉煌——学习雷锋精神”的讲座。


讲坛上的宣讲


当代社会是否需要雷锋精神?


王先峰说,雷锋精神从未也不可能过时。他颠覆了旧中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反映了新的历史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他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无比辉煌。


讲座PPT课件中,一张名为“上海森林”的高楼大厦林立的图片,引出一系列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数据比较。中国以74260.90亿美元的GDP在世界位列第二,但,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多地淡忘了道德与灵魂?甘当“螺丝钉”的精神淡忘了,“傻子”的奉献精神淡忘了,爱岗敬业精神淡忘了。心里只有“我”,追的只是“钱”,是相当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重心。


毒奶粉、染色馒头、地沟油……一系列道德滑坡事件的报道,以“小悦悦事件”为顶点,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危机遮羞布彻底撕碎。外媒评论:中国三十年专心致志的经济发展是否只换来一片道德真空?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


如果小悦悦遇到雷锋叔叔,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今天的社会,太需要雷锋叔叔了。在丑恶中,更激发了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向往之心。我们不粉饰太平,但是,全国人民的主体道德是向善的、积极的,社会上的这些不良和丑恶现象,更加激发了人民对雷锋精神的向往之情。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人人做雷锋的高尚的、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当下,雷锋精神新的诠释是:助人为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勤俭节约,不奢华不浪费;敬业爱岗,热爱本职工作,追求一流业绩;集体主义,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合作与沟通;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加强自身发展。


我们可以一天、一年,哪怕只是一瞬,去学雷锋,关爱别人,伸出援手,再微小的善良与付出都是令人尊重的,哪怕只是一个关爱的温暖眼神。


讲坛下的追寻


讲座受到相当好评。


应邀来讲“雷锋精神”的太原师范学院副教授王先峰,坦言自己有一定的压力:谁来听?爱不爱听?怎么讲才能让听众爱听?为此他做了精心的准备。


记者曾担心这个讲座没有人来听。但现实是,200个座位的报告厅里坐满了听众。冒雪而来的听众中,有不少白发老者,他们认真地做着笔记。其中一位,他的笔记本是建党八十周年党员纪念册。党员缴纳党费记录上,每一页都记得密密麻麻。


讲座开始,《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起时,记者身边的老先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轻声哼唱起来。上世纪60年代拍摄的电影《今天我休息》,是当时社会人人实践雷锋精神的真实写照。那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信仰。那时夜不闭户。那时丢一个钱包很不容易,有人会送回来。北京被誉为“全世界最干净、最文明的首都”。


讲座播放影片片断时,老人们不断摇头叹息:今天不会有这样的事儿啦……


30多位省中医学院的大学生听众,是从辅导员处得知讲座信息后赶来的。这些“90后”对雷锋并不觉得陌生和疏远,从小也被组织着学雷锋做好事。“我们愿意听雷锋的讲座,没什么好奇怪的。”一名女生告诉记者,“我曾丢了钱,真的有人送回来。我觉得我们的社会还是很温暖很美好的。我自己非常愿意成为雷锋这样的人。而且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这其实就是平凡人的平凡事。”


一位拄着双拐前来的听众说:和谐是出了问题之后的诉求。而雷锋精神,则是爱。


王先峰说:“必须把弘扬雷锋精神常态化,深入到各行各业,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无数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摧垮一个精神榜样容易,重建却需要付出无数倍艰苦的努力。


“雷锋精神,不应该只在3月5日这一天讲,而是应该年年讲、天天讲,应该同广大的中国人来讲。


“我们的舆论、我们的电影电视、我们的课堂应该大力宣传这些无私的人、多为别人着想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的社会。”


首席记者 冯 迪


太原公示400多项学雷锋活动安排


本报讯(记者 李文望)3月4日,太原市“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太原城市核心价值观”活动在太原市南宫广场正式启动,并为18支学雷锋便民服务队授旗。会上,太原市文明办向全市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市民踊跃参与到学雷锋的活动中来,并向社会公示了各政府部门、各单位在学雷锋活动前一周的400多项活动安排。


根据活动安排,从3月5日起到3月11日,太原市各政府部门以及六城区内的各个社区将组织人员深入居民区、学校、企业、太原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据悉,此次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清除小广告、打扫卫生、擦洗公共设施、帮扶孤寡老人、“学雷锋献爱心送健康”义诊、免费修自行车、义务理发、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此外,志愿者们还将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捐赠书本和文具、向希望小学捐款、义务植树等。


武警战士拉练途中播撒雷锋精神


本报讯(记者 冯晓晨 通讯员 杨建平 李晓楠)“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3月1日晚,在晋中市寿阳县西洛镇中学初一班级的教室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久久回荡。这是武警某部队官兵在徒步行军拉练中,主动走进乡村镇社,沿着西洛镇学校为学生开展传统教育的场景。


从3月1日开始,该部队组织3000多名官兵展开了为期5天4夜、徒步200公里的徒步行军拉练。为迎接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拉练中,该部党委特地将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雷锋精神作为一个鲜明主题贯穿始终。一路上,官兵们高唱红色歌曲,沿途宣讲雷锋故事,不断激发昂扬斗志;乡村镇社中,官兵们主动张贴传统标语,宣讲党的政策,宣扬雷锋精神,深得群众赞誉。


学雷锋见行动


3月3日,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省城新建南路一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山西医科大学共同组成5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对新建南路公交车站牌、护栏进行清洁,以实际行动学习雷锋精神。


本报记者 刘文峰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组织机构  |  联系方式  |  招聘英才
版权所有 © 2011-2025 沃土编辑部 准印证:(2010)L字第035号
晋ICP备2022012077号  晋公网备14100002000412
纠错QQ 845394373  监督电话:010-61057938
邮箱:wotuzz@163.com  技术支持:黑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