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时政要闻_时政要闻
政府“埋单”招聘百名“企官”(图)
发表于:2012/4/12 [ 阅 463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招聘“企官”进行面试的场景。 “企官”赴企业上岗前,长治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 长治县试推招聘人才新模式 政府“埋单”为企业跨越转型发展海选百名“企官”,长治县首开全国先河。然而,刚上岗3个月便陆续有10多人离去,这种“特殊环境下诞生的特殊招聘方式”无疑正经历着时间的考验。 如何让政府选聘的“企官”成为“永久牌”人才,而不是“飞鸽牌”的过客,成为当地政府及企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企官”:在这里打造梦想 “我在上海打工的公司也是家私企,如果你有什么好的点子或创意,公司会放手让你去做。在这里,自己的一些建议会被否定。感觉能学到的东西不是很多,我担心长期这样下去会不会与外界脱节。”28岁的赵素芳有些茫然。 赵素芳是2011年11月长治县招聘的百名“企官”之一,现任职于山西华鹏新型建筑材料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以下简称华鹏),负责招聘工作,并与另外一名“企官”组织公司新进业务员的培训。 华鹏成立于2009年5月,是国内首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节能环保铝塑共挤门窗型材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位于长治县西火镇北大掌村,距离长治县城有20多公里。3月24日,一场大风,让这个边建设边生产的公司看上去有些萧条。 2012年1月1日,长治县政府给华鹏分配来10名大学生企官。这里没有超市,没有饭店,没有澡堂,更没有霓虹灯闪烁的夜生活。见此情景,1名女生当天便离去,包括赵素芳在内的3名女生和6名男生留了下来。 上班,吃食堂,睡宿舍。宿舍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唯一的消遣就是打扑克牌。“在这儿耗下去,每天晚上可咋熬呢?”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令刚分配来的赵素芳、史志丹等人内心有些失落。春节前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史志丹坐在办公室里,时常望着窗外的大山发呆,“难道我真的要呆在这里?”他自问。如果说外部环境尚能通过时间来慢慢适应,理念上的差异让研究生毕业、在上海工作过1年的赵素芳更难以接受。“公司凝聚力不足,出了问题互相推诿,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这样如何成就一个强大的华鹏?” 像赵素芳这样的“企官”,工资由县财政发放,月基本工资2500元。同时享受企业的奖金福利待遇,并办理“五险一金”,劳动合同一签就是3年。“2500元的月薪在华鹏除了总经理,其他员工无人能比。”华鹏总经理助理黄明介绍,黄明2008年来到该公司,现在的月薪是每月2310元。 政府招聘的特殊光环,加上在当地来说算是很优厚的待遇,让华鹏的老员工很是羡慕这些“新”人。而随着对华鹏的逐步了解,史志丹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从有些排斥到接受,甚至慢慢爱上华鹏。“这里不是我所梦想的地方,但是在这里我不找梦,而是要造梦,把华鹏打造成我所梦想的地方,让我的梦想在这里开花。”史志丹在自己的入职感想中这样写道。 “煤炭县”:转型遇人才困局 长治县素有“铁府煤乡”之称,境内现有六大煤矿主体企业、30座保留矿井。但“一煤独大”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转型”成为长治县的一项战略任务。 长治县政府一方面要求县域内的煤炭企业上新型项目,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伴随着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华鹏铝塑等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开工,一个新的问题凸显——人才匮乏。“煤炭企业都是粗放式经营,上新项目后我们去企业调研,企业老总们普遍反映缺乏相关人才,且很难招到人。毕业的大学生很少会到小县城尤其乡镇企业。”长治县委组织部部长杨志飞称。 因为企业正在起步阶段,软硬件不完善,地理位置偏僻,华鹏常务副总铁军对招人难深有体会。“我们企业准备2015年上市,现在都按上市标准引进人才,现阶段主要缺乏营销人才,其次是管理人才。我们招人主要通过人才市场、网络、同业介绍等方式,能想到的招数几乎全用上了,但效果一般。” 即使是山西省首家登陆创业板的上市企业,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同样面临人才缺乏的情况。“现在公司已走向资本运作阶段,需要战略投资方面的人才。上午面试了1个人,是在国外工作多年的海归。人很好,但理念跟公司的总体要求有一些差距。”3月24日,该公司人资部总监李志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1年,长治县财政收入47.3亿元,名列全省第四位。而长治县面积只有483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山西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土地、人才等瓶颈制约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的奋斗目标是“两年挺进全国百强,争当全省转型跨越第一县”,于是破解人才难题成为现阶段政府的工作重心。 县乡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吸引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经反复考虑,杨志飞有了一个思路:“以前我在长治市委组织部工作,有招‘村官’的经验。能否像选拔‘村官’一样选聘大学生‘企官’?目的是想给企业找能做事儿的人,或许这个词用的不太准确。” 后经长治县县委研究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帮扶转型发展。被选用的“企官”在3年合同期内由县财政负担每月2500元的基本工资,且享受企业的奖金、福利待遇,同时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五险一金”。本人因参军、考研、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需要终止合同的,可经县委人才办审批,办理相关手续。3年合同期满后,可根据服务期间表现、本人意愿和企业需求,与企业签订聘用合同,并可在当地事业单位招聘中享受加分奖励。 “招贤榜”:政府出钱引“凤凰” 2011年11月18日,长治县委、县政府面向全国,为辖区内8家非煤企业公开招聘100名大专以上学历、30周岁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长治县企业“帮扶转型发展”。专业涉及企业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物流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文秘类。公告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台同时发布,并附有各招聘企业的简介及所需人才类别。 彼时,赵素芳还是上海一家私企的总经理助理,这条公告立刻吸引了她的眼球。“我是晋城人,在新疆上的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工作。这次长治县政府招聘,我觉得一是政府行为可信度高,二是又离晋城近些,能照顾到父母。其实我对长治县并不了解,当时就选报了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除去上“三险”,她每个月可以拿到5000元工资。 而同是晋城人的史志丹,正经历着刚刚毕业后的迷惘。几次“公考”失败后在网上四处投自己的简历,联系者寥寥,且给出的薪水很低。看到长治县招聘“企官”公告时,他已在家坐了两个月。“政府给发工资,待遇也不错,工作环境在企业,企业有活力,不会太压抑,有的同学还蛮羡慕我的。” 被分配到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的“企官”赵轶男,之前在长治市某私企做出纳工作,月工资1200元左右。她毫不讳言长治县政府2500元月薪对自己的诱惑力,更重要的是自己就是长治县人。“我就是想找一个离家近有稳定收入的工作,一旦被录取,最起码3年有了保障。” 与赵轶男成为同事的张凯,自己在长治市办培训学校已有3个年头,且业务不错。张凯告诉记者,2008年初,他与几个同学曾在武汉开过网络公司,做电子商务,因没有经验失败。“之所以报考‘企官’,工资待遇对我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我需要这里的平台来证明自己,看自己到底能否把电子商务做成功。” 公开选聘“企官”公告发布后,刚开始,杨志飞还担心“招不到人”。没想到却吸引了全国各地3790人在网上报名,1669人到长治县参加考试,194人参加面试。经过笔试、面试、考察考核等程序,根据参考人员个人特长、所报意向和企业实际需要,最终百名“企官”被分配进长治县8家非煤炭企业,被录用的“企官”有三分之二为长治人。 “一招棋”:不拘一格招人才 企业用人,政府“埋单”,在全国可谓首开先河。对于这个“创举”,赞赏者有之,非议者亦有之。 “如果这被当做一项优惠政策或者一笔人力资源补贴,那么,对其他的中小企业很不公平。对其他纳税人来说也不公平,这也相当于用纳税人的钱去补贴私营经济。大学生‘企官’是为企业工作,依法应当由企业支付劳动报酬,而不是政府。政府通过大学生‘村官’增强了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而‘企官’制度显然和公共服务无关。”有网友质疑。 “长治县地面企业正在起步急需人才,政府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和办法来吸引人才,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杨志飞说,“招聘大学生‘企官’是一种探索,我们也在不断摸索经验。刚开始想着受聘的‘企官’与县委人才办签订聘用合同,后经过咨询,政府不是用人单位,跟‘企官’签合同不合适,应该由用人企业签。政府将‘企官’的工资打到企业账户,再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考核标准发工资。‘企官’实行县委人才办宏观管理和企业具体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在长治县部分官员看来,政府选拔“企官”就是一招棋,一招能激励当地企业的棋。“政府拿什么激励企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他们引进人才,也是政府对企业一种扶持方式。”“企官”——这个从“村官”衍生出来的名词,现在几乎成为长治县的名片。“现在出去开会,只要一提起长治县,人家会立刻想到是出‘企官’的那地方。这对长治来说也是一种宣传效应。”杨志飞说。 然而,长治县政府高调招来的百名“企官”,刚刚3个月便有10多人因“考公务员”、“水土不服”等原因陆续离去。对此,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大学生“企官”进行跟踪考核,“使他们留得住、干得好,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骨干力量”。 “企官”与企业融和需要时间的磨合。采访中,各用人单位对这批“企官”的综合素质表示很满意。3年,政府砸900万元为企业用人“埋单”,有人担心政府最终落个人财两空。“只要有一个‘企官’留下,那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不可估量。政府花这些钱,值!”当地一官员向记者转述了长治县县委书记裴少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 或许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的“企官”招聘经验,为解决辖区内企业在自主选聘人才中成本高、影响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长治县政府拟于近期联合举办大型人才招聘活动,并以红头文件形式,对各企业所需人才专业和数量进行了调查摸底。不同的是,这次招聘工资由企业自己负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何玉梅 责任编辑:
上一篇甘肃省全体党员干部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
下一篇运城市安排“治超”百日专项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