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之窗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企业之窗_企业之窗
山西民营企业需要“自助”精神
发表于:2012/12/30 [ 阅 732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主题破解】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和谐的重要途径。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转则全局转。”省委书记袁纯清的概括,反映出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山西省情】 成就与问题并存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省民营经济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促进产业优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去年经济增加值、税收已分别达到5046亿元和1189亿元,均占到全省的半壁江山;今年前半年再攀新高,预计分别达到2960亿元和618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民营企业预计投资、销售总额,有望分别达到2649亿元和5080亿元。 我省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发展,既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又面临新的挑战。实现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对山西而言,意义重大。 与全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与转型跨越的要求相比,我省民营经济目前存在投资乏力、份额不大、结构趋同、竞争力弱等问题。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仍处于中游水平,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产品档次低、效益差、能源资源消耗大,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产业或产业链条的低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还不多。部分民营企业起点低,原始积累不足,科技含量偏低,重复投资较为普遍;发展观念不够解放,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人才储备不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低,园区建设滞后。 【典型案例】 民营企业搞起高科技生态链 南烨集团确立的“十二五”产业发展总目标是:一期投资20亿元,实现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突破,年产值达到80亿-100亿元。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条全产业链条;二期投资100亿元,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届时增加高技术技工就业岗位约3万个。这是一家依靠煤炭起家的民营企业,积极探索以煤为主、多元发展之路,发展了LED高科技光电新产业。经过近两年发展,集团在LED项目上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四家公司覆盖了从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装、电视背光到研发的全产业链条。LED封装项目从2009年6月开始规划建设,并于2011年4月份正式成为LED背光电视巨头海信集团的合格供应商。 南烨集团对未来充满信心,它们的目标是与港、台、日、韩以及欧美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力争三至五年内将长治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一流的光电子全产业链,最终打造全球首个垂直整合LED产业链的工业园区,建设全球最大的蓝宝石生产基地、全球知名的LED背光源供应基地、全球最大的高端照明灯具供应基地。 在山西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山西民营企业应声而起,煤焦等传统产业纷纷从粗加工型向深加工型转变、向新兴产业进军。如安泰集团、汇丰集团、三佳集团、潞宝集团等,将投资转到了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旅游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绿色产业…… 【主题聚焦】 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全面发力 2010年,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大会上指出,“要开创一个民资民力空前释放、创业激情充分涌动的新局面。”对民营经济发展寄予厚望。 目前,山西民营经济普遍存在融资渠道不畅、没有完善的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缺乏人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发力。 首先是优化政策环境,为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营造政策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其次,要优化政务环境,为民营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切实降低民营企业创业投资和生存发展的成本,扩大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第三,要优化创业环境,为民营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抓住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放宽市场准入,及时发布投资指导目录和相关信息,鼓励和支持创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前景展望】 我省民营企业需要“自助” 现在,我省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这些机遇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十二五”时期是我们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差距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发展的空间所在。二是国家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为我们争取国家支持、利用国内外资源,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供了政策机遇。三是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省民营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和吸引生产要素,充当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主力军提供了重要平台。专家认为,牢牢抓住和用好这些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民营经济的大转型、大跨越发展。“自助者天助”,这句话一样适合于民营企业。 在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一个个民营企业奋发图强,提升自己。一是推进技术创新,为自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鼓励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是推进产业集聚,为民营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统筹考虑资源、产业、交通等条件,引导民营企业向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形成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循环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强强联合。三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要在价值链条上着力抓高端,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引导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向新兴产业领域迈进。四是走绿色、循环、高端发展的路子,在产业形态上实现全循环,着力进入高端价值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在发展重点上跳出传统产业束缚,加快向新型产业迈进;在发展模式上避免单打独斗,实现集群发展,抱团转型;在发展动力上减少物质消耗,实现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今天的山西民营企业,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有令人羡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具备天时地利的民营企业现在要做的是独具慧眼、找准定位,用“自助”精神达到“自助者天助”的效应。 责任编辑:
上一篇全省“小巨人”企业首次突破800户
|
下一篇省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入库5.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