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转载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舆情转载_舆情转载
50年的“雷锋精神” “90后”的传承
发表于:2013/3/5 [ 阅 576 次 ]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作者 张素)50年前,为纪念战士雷锋的精神,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如果雷锋活到今天,这位古稀老人或许也在含饴弄孙。北京西站值班站长服务台的客运员、21岁的冯燕,年纪就相当于他的“孙辈”。
尽管冯燕1992年出生时,雷锋已去世30年,但她对其并不陌生。提起雷锋,冯燕的第一反应就是“热心助人”。她回忆上学期间,每到“学雷锋日”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去帮助老人,还会打扫公共卫生”。 “助人”恰是冯燕现在的工作内容。值班站长服务台位于站厅醒目处,其职责是解决旅客提出的问题。“能多做的就多做一点,多一句安全提示就减少一个事故”,冯燕对中新社记者说。 服务台旁是专为老幼病弱旅客开设的爱心候车室,工作人员武琦还不满20岁,已能老练地帮助旅客。武琦对雷锋的印象始于小学绘制宣传板报,如今以“扶老携幼”为己任的她笑称“每天都在学雷锋”。 武琦说,在用轮椅送腿脚不方便人士进站之前,她会陪在左右,以便“让旅客安心”。旅客回赠的那句“好人一生平安”曾让她流下眼泪。“旅客们高兴,我们就特别开心”,武琦说。 冯燕的业余爱好是与朋友逛街、看电影,武琦喜欢用精致的眼影和耳钉妆点自己,一如无数年轻时髦的“90后”。冯燕形容自己本是急脾气,“但对旅客不能着急,因为我站在这里代表着整个北京西站”。她还提到了全国劳动模范、北京西站售票员尹树霞。 “将心比心地说,我也希望享受到优质快捷的服务”,48岁的尹树霞几乎背下了所有车次、票价,“对旅客要有足够的耐心,却要尽可能缩短自己的工作用时”。 今年3月5日正值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21岁的女代表铁飞燕是一名收费站收费员,因曾救起落水的修桥工人、用微薄的工资收养弃婴,被誉为“最美90后”。 “学雷锋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可能就是搭一把手或者其他小事。学雷锋也不是犯傻,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铁飞燕这样理解“雷锋精神”。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尽管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催人向善、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在任何时代都适用”。在多元时代,让更多“90后”熟识并接受雷锋精神的方法,就是推进“凡人善举”。 昔日雷锋“力所不能及”的事,如今的冯燕也可以做到了——用外语帮助外国旅客。回忆起用英文广播寻人的经历,“都是现凑的,说得也不流利,别人都在旁边看”,冯燕羞赧地说,“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外界对‘90后’的偏见”。 责任编辑:
上一篇湖南纪委官员举报企业恶意排污
|
下一篇社会各界悼念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