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临汾频道(记者 王临刚 李虎平)3月29日,和风徐徐、阳光明媚。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第二十三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再次拉开帷幕,乘着文化强国“中国梦”的觉醒,洪洞县在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建大美和谐之洪洞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二十三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开幕式
应广大移民后裔的仰亲思祖的需求,1991年洪洞县委、县政府打造“大槐树”文化品牌,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洪洞大槐树文化节,时至今日,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22届,影响越来越大,如今古大槐树遗址已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保”,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槐树景区也正在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
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周为杨候国,秦汉置杨县,隋改洪洞至今,因境内有“洪崖”“古洞”两个自然地貌而得名,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因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著名作家李存葆称洪洞为“神圣之邦”,称“华夏的大半部古文明在这里浓缩,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古老文明液汁”。丰富的地下遗存、众多的地面文物、帝王陵寝、道观庙宇、皋陶故里、师旷陵园、琉璃宝塔、元代壁画、中镇霍山、苏三监狱等等一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忠义作致词
这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集中产生的地方,早在史前文明的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孕育了史前农耕文明。这里是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故事发生的地方,是古代尧、舜、禹三代活动的核心区域,相传伏羲女娲曾在这里明临照、肇嫁娶、序人伦、炼石补天,开启了华夏文明,形成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活态传承的东方创始神话。
这里是古代圣贤集中活动的区域,孕育产生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尧、舜、禹曾在这里凿水井、修沟渠、筑窑居、造陶器、和睦家族、协和万帮,创造了中国农耕文明。洪洞还是中国非常典型的“乡土社会”的模型和标本,是中国水利社会的源头。从舜王凿井、大禹治水到利用霍泉、迎汾迎洪,洪洞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利社会,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三七分水”的水权制度。直到今天,这里仍然有浓厚的尧舜遗风,延续了四千多年的“接姑姑送娘娘”走亲习俗,成为研究尧舜文化的活标本。

洪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樊如荣作重要讲话
这里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人文根祖。洪洞有历代皇家认可的女娲陵寝,而且羲皇一体、二圣相依、活态传承,是中国最早的姓氏源头。华夏同根,万姓同祖,这个共同的主根就在洪洞。此外,洪洞有是全国诸多姓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仅帝尧、帝舜、皋陶等后人形成的姓氏就几十个。
尤其是位于洪洞县城北的古大槐树,更是洪洞“根祖”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六百年前的一场空前大移民,成就了洪洞“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美誉,数百年来,洪洞古槐树被无数海内外古槐后裔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那棵古槐上的老鹳窝,成为无数古槐后裔的集体记忆。
史载,元末明初,战乱频仍,灾害频繁,中原一带十室九空,千里赤地,荒无人烟。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周密,呈现出另外一番富庶的景象。洪武至永乐年间,明政府为发展农耕、充实国力,巩固政权,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结万民,发放川资,遣送四方,开疆拓土。历时50年,迁民18次,迁民人数达百万之众,遍布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这次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移民。

洪洞县县委副书记赵双宝宣布洪洞大槐树文化节正式开幕
悠悠六百载,大槐树几度枯荣,大槐树移民先祖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如今已遍布五湖四海。在他们心中,共同的根是古槐,共同的老家是洪洞,古大槐树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共同的精神家园,洪洞成为全球华人的“老家”。
弘扬大槐树“根祖”文化,其实质是弘扬“忠厚直爽、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坚韧奉献”的洪洞精神。举办大槐树文化节,全力打造大槐树“根祖”文化品牌,就是要充分发挥大槐树“根祖”文化的独特感召力、弘扬大槐树精神、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借十八大胜利召开的东风,掀起又一轮转型跨越发展的高潮。

游人参观第二十三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亲情洪洞 根祖圣地”书画艺术展
自举办第一届大槐树文化节以来,历届洪洞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大槐树情节的独特感召力,实施“走出去、迎进来”宏伟战略,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带领英雄的槐乡儿女与广大古槐后裔、有识之士一道,投身于“古槐”家园的建设热潮,古老的槐乡打底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越式前进,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特别是2012年以来,洪洞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和市委、市政府“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三五”工作总思路,在强力推动“六城同创”并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验收,使得华人老家的形象焕然一新。同时他们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启动实施了880余项目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370多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19亿元。其中汾河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一期工程、恒福西街、涧河大桥、甘亭园区循环路、赵克公路、东方幼儿园、体育场、二级客运站、县人民医院、广电大楼、洪洞六中、广胜寺小学即广胜寺景区还迁房、北外环等工程已建成竣工。这些工程项目,正是洪洞依托大项目、推进大发展的具体实践,带动洪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1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5.4亿元,同比增长9.7%;财政总收入完成2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46亿元,同比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5.4亿元,同比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亿元,同比增长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19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59元,同比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8.7亿元,同比增长16.4%。

洪洞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樊如荣(右二)参观景区
改革开放好,发展正当时。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前,洪洞县委、县政府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转型跨越这一主线,积极抢抓“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扩权强县”两大机遇,着力强化解放思想、项目建设、六城同创三项举措,切实抓好民生改善、城乡统筹、社会管理和党的建设四个重点,开始了全面建成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开放和谐的新型工业旅游城的新征程,力争年末实现生产总值完成185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5.7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35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465元,增长15%。
转型跨越项目建设是根本,洪洞县委县政府按照“六位一体”推进机制,今年将全力实施105项目重点工程项目,当年完成投资120余亿元。其中,甘亭现代农业转型综改示范园、山水水泥、广胜寺景区拓展改造项目为代表的结构调整类42项,已汾河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二期、棚户区改造为代表的民生固本类11项,以滨河东路贯通、城中村改造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类23项,以山焦集团甲醇制烯烃、湿地建设项目为代表的争取发展类22项,以农村饮水安全、五类特殊家庭学生补助为代表的惠民实事7项。新一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的举办,将再次给洪洞与外界搭建起合作的桥梁,带给洪洞全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洪洞县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利用洪洞深厚的文化资源,下功夫做好“洪洞大槐树”这篇文章,以人情人脉促开放、促引资、促转型,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质支柱产业,打造国际旅游城。重点做强华人大槐树、节庆大槐树、景观大槐树、休闲大槐树、人文大槐树等“五个大槐树,实施旧城提升工程、积极推动洪洞旅游整体发展。开发洪洞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大槐树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设洪洞大槐树旅游演艺中心等五大项目,建设文化强县。

第二十三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亲情洪洞 根祖圣地”书画艺术展现场
举办大槐树文化节是塑造洪洞形象,彰显大槐树精神,丰富文化内涵,扩大文化消费,加强文化交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县域文化的大融合和基础产业大转型重要举措,助力洪洞打造全省发展速度、人气、人才、人和、人居、开放六个“第一大县”促进洪洞经济社会更好更快速发展。
本次大槐树文化节,以企业主办、政府支持、市场运作、节俭创新为原则,突出文化元素,以“亲情洪洞、根祖圣地”为主题,以弘扬根祖文化、孝文化、礼乐文化、表亲文化、司法文化等文化为主线,传承和弘扬“忠厚直爽,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坚韧奉献”的大槐树精神,共举办七项活动:一是洪洞名优小吃节、二是“亲情洪洞,根祖圣地”主题书画艺术展、三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开幕式暨“移民省市电视台联合异地采风报道”启动仪式、四是明代民俗文化民间生活展演、五是传统戏曲表演活动、六是纪念革命先烈活动、七是在祭祖园内按照传统祭祀仪式举办祭祖活动。

其中,由山西广播电视台与洪洞县委、县城府联合策划推出的“我们的大槐树”全国十三省电视台联合采访大型寻根问祖公益活动,极大地丰富大槐树寻根祭祖的内容,反映古槐后裔问祖寻根的精神诉求;同时深度挖掘大槐树文化的品牌价值,将大槐树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将挖掘大槐树移民文化与实现中国梦想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根祖”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此次采风活动中,山西广播电视台将联合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全国十三家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团,寻访大槐树文化历史遗迹,感受当地民间民俗文化,见闻今日槐乡的万千气象。陕西广播电视台派出5个小分队,奔赴北京、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寻根问祖采访活动,山西卫视与3月29日至4月4日开设专栏连续播出,人们将会从报道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
4月4日上午清明节当天祭祖大典是本次文化节的高潮大典以“弘扬大槐树文化,感悟根祖文化亲情,祈福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畅想“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亲情为主题,分为“追思、感恩、祈福”三个篇章。
颂先祖伟业,扬洪洞先贤精神,第一篇章“追思”,主要通过敬献圣水圣土、敬献花篮、恭诵祭文等方式,寄托广大古槐后裔对先祖圣灵的哀思。
饮水思源,洪洞精神是大槐树文化的灵魂。第二篇“感恩”献三牲,献五谷、敬献肴馔、敬献水果、敬香达神、奠酒献礼等祭祀活动庄严肃穆,所有古槐后裔对祖先的顶礼膜拜,在一壶壶美酒、一盘盘鲜果等祭祀礼仪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是“祈福”分为:舞祭、鼓祭、歌祭“三部分,由72名舞侍女手持萧、扇等道具,分阶献舞,365名鼓手同台献艺,365名合唱队员献唱《老家洪洞》,表达全体古槐后裔”共盼槐乡好、同圆中国梦“的美好祈福。祈福结束,大典礼成所有古槐后裔入堂认宗。
此外,山西卫视将现场直播“第23届中国洪洞大槐树文化节祭祖大典“全国著名学者纪连海”将系统讲述洪洞大移民历史背景,并通过与赴外省的5路记者现场连线,将大槐树文化的深远影响从历史拉回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