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 您现在的位置: 综合信息_综合信息
“网上卖蔬菜”风生水起的新业态
发表于:2013/5/7 [ 阅 429 次 ]
“早晨轻点鼠标,晚上蔬菜到家。”北京市益农兴昌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士强说,“目前,我们已在北京17个地铁出站口、20个社区设立了网上蔬菜提货点,计划年内地铁出站口提货点发展到100个,社区提货点发展到200个,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菜直接送到您家里。”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重要的购物方式。网上卖菜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缩短了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农网对接”改变了人们以往购物的形式,它依托的是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管理服务经验以及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今年4月10日,在北京市人口居住密集的天通苑小区附近,北京市益农兴昌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开了一家中心店。销售公司总经理丁辉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我们原来都是搞计算机的,几年前改行卖菜了,我们是IT业里卖菜最牛的,在卖菜这行里做IT最牛。”丁辉半开玩笑地说,“目前,我们已有两万多会员客户,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一直从事互联网业务,有丰富的网络服务经验,现在主要任务是构建便利网点。我们一端连着农户,一端连着消费者,这种销售形式正逐渐被消费者认同,目前我们的会员客户正以每个月5%的速度增加。下一步我们计划建立自己的果蔬粗加工基地,并为消费者提供半成品配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出现了 “农网对接”的专业网站,这是对传统销售渠道的挑战,但由于新鲜果蔬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其发展出现诸多新特点,很难实现异地销售。 北京市益农兴昌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总监李益嘉介绍说,首先,“农网对接”对后台系统服务和物流配送有较高要求,如果通过现有的快递公司,货品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毁,必须轻拿轻放。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建立配送体系,这样初期投入成本极高。其次,对产品质量要求高。由于客户在网上订购时看不到实物,网站必须严把质量关。李益嘉说:“目前我们销售的农副产品都是由本地专业合作社提供,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确保质量,不销售异地蔬菜。” 梁士强说,合作社是依托老君堂村及周边5个以生产优质农产品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的。2012年,通过网上销售果、蔬、蛋、杂粮等1000多万公斤,辐射1300多个种养专业户。 “从地头到餐桌,就用一天的时间。”梁士强说,“从村里到城里不过30公里,上午下订单,下午就可以运进城,晚上就可以上餐桌。”由于“农网对接”压缩了销售环节,农民可以销售完全成熟的果菜,不必因为销售周期长而提前采摘。消费者是最聪明的,也是最挑剔的。有的客户甚至自己开车来合作社考察,这些人最后都成了忠实客户。 编后:从小菜摊到便利店,从农贸菜市场到大型综合超市,商业模式的出现改变着生活方式。对买菜这件事,现在早已没了到底是农贸市场好还是超市好的争议,但如果说是“网上买菜”,却还仍然有伴着新鲜而来的怀疑乃至质疑。而目前兴起的“网上卖蔬菜”,正谋求着突围。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