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时政要闻 本刊特稿 综合信息 舆论监督 舆情转载 旅游文化 文苑漫步 警钟长鸣 企业之窗 读者来信 本网公告
现在时间:
警钟长鸣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您现在的位置: 警钟长鸣_警钟长鸣
网上违法售药行为将被依法惩处(图)
发表于:2013/9/3 [ 阅 511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市场导报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五部门共同开展的打击网上非法售药行动正式启动,将重点整治利用网络销售假药、网上售药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等网上违法售药行为。神奇疗效、名人代言、专家介绍、患者体验……这些网络上“鼓吹”药品功效的行为,利用网络销售假药、出售处方药品、网上售药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等网上违法售药行为,都在此次专项打击之列。


“特效药”“处方药”非法出售成网售药品的“毒瘤”


“在线选药,在线支付,送货上门”的网上售药方式被消费者认为是便捷、最省钱的药品消费新模式,我国互联网药品交易尚处起步阶段,总体规模不算大,但发展速度发展较快。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互联网药品交易规模超过16亿元,是2011年的4倍。在网络售药呈现快速发展之时,网络售药的安全性引起了广泛关注。


记者日前在淘宝网上搜索“药品”,共出现101498件商品信息,从壮阳、减肥、治疗失眠到皮肤外用药应有尽有,卖家在宣传中多数提到“有效”、甚者更是宣称“特效”,而且这些药品都有很高的交易量。随后,记者进入一些门户网站侧栏处的售药广告网站链接,几乎都会提一些绝对化的虚假宣传,如“治愈癌症”、“60天治愈糖尿病”等广告语,然而,这些“特效药”却没有完整的批准文号,网站上未发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及其编号。此外,违规出售处方药也成为网络售药的一大“顽疾”。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抗炎药类药物,以及“终止早起妊娠”的打胎药——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都属于处方药,然而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记者经过咨询后得知“没有处方”也可购买。


今年,大同市食药监局查获了大同市田向军网上销售假冒保健食品窝点,田向军在淘宝网自建网店,通过易方达医药网、拍拍网等网站采购销售保健食品12笔,销售金额约5360元。从其家中查获尚未销售的骨康蝮蛇木瓜胶囊190盒,从与田向军关联的城西花园无糖食品店查获骨康蝮蛇木瓜胶囊、复方哮喘康胶囊等保健食品11个品种、99盒。经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这些产品均非法添加了化学药物成分。其中营养苦瓜粉胶囊同时添加了4种化学药物成分,仅盐酸二甲双胍就高达149毫克。此外,经协查这些产品均系假冒保健食品。目前,田向军已被公安机关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销售渠道新、利益驱动、监管困难成网络非法售药的主因


“目前全国有101家具备合法资质的网站,向个人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和信息服务。”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的张栋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有两家注册备案的正规网络药店,分别是山西荣华大药房(太原市)和山西昂生大药房(长治市)。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兴起的网上售药品撼动了传统药品市场格局,新在经营主体、药品信息、药品交易这三个方面。经营主体方面,在网上存在大量的非法网站、非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药品信息方面,合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发布的药品信息很简单,不能满足百姓的信息需求,同时又存在非法网站发布的大量虚假药品信息;在药品交易方面,存在一些海外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禁售药品的违规交易。


“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因为这是一个新的药品流通方式,监管部门缺乏监管上的经验,但是也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该负责人表示,网购药品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而且买的药品大多是一些慢性病的药品,像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或者是一些疑难杂症的药品,求医心切,很容易被误导上当受骗。其次,利益驱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网购的经营方通过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宣传和交易,达到非法敛财的目的。


对销售假药涉嫌犯罪的网站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将针对肿瘤、性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等网上非法销售问题最突出的治疗药品作为重点打击和整治对象。”张栋表示,此次行动将重点打击三类违法行为,一是利用网络销售假药行为;二是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的行为;三是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药品交易资质,但发布虚假药品信息或违法销售药品欺骗公众的行为。


此外,还将对已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药品交易资质,存在发布虚假药品信息和违法销售药品行为的网站,一律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整改;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吊销其《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并移送通信管理部门对违法网站依法予以关闭。对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的网站,食药监管部门移交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部门处置。如属未备案网站,移送通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关闭,并追究接入服务商责任;如属已备案网站,应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移送通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关闭。对销售假药涉嫌犯罪的网站,一律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张栋表示,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鼓励被假冒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积极维权,发现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可拔打12331进行举报。


责任编辑:
组织机构  |  联系方式  |  招聘英才
版权所有 © 2011-2025 沃土编辑部 准印证:(2010)L字第035号
晋ICP备2022012077号  晋公网备14100002000412
纠错QQ 845394373  监督电话:010-61057938
邮箱:wotuzz@163.com  技术支持:黑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