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建先 张雁霞)近年来,为了达到提高土地效应、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宏伟目标,曲沃县对太子滩万亩盐碱地进行了综合开发治理,通过建设六大区域,实现六大功能,走出了一条工业经营农业、实现两业双赢的新路子。
“太子滩头百卤洲,荒榛野草伴孤丘。西风惨澹寒鸿宿,明月芦花满地秋。”明代诗人刘继志写下的这首《神陂落雁》诗,曾是曲沃县城北边太子滩的真实写照。就在一年前,太子滩因长期返碱严重,致使1万余亩耕地农民无法耕种,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人们称为“盐碱滩”、“荒草滩”和“垃圾滩”。
“去年11月以来,公司投资2亿元,以租用方式流转土地3500亩进行盐碱地连片治理。”山西立恒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福介绍,“目前,南渔北引示范区、双千亩莲鱼共养区、高科技智能温室区、新能源光伏发电区、晋文化游览区、生态湿地保护区六大区域建设,有的已竣工,有的正在施工。”
今年国庆节期间,笔者站在太子滩湿地公园的金钗桥上,放眼望去,800亩太子湖碧波荡漾,成群的野鸭在水中嬉戏,三五只白鹭在空中盘旋,技术员划着船儿在湖中查看大闸蟹的长势。如今,盐碱滩已淡出了历史的长河,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丰产园。
曲沃县委书记朱晓东说:“按照省委、省政府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战略部署,曲沃县紧抓市委、市政府建设‘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的机遇,实行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工业经营农业的形式,实施了太子滩万亩盐碱地一期3500亩治理工程。”
据悉,太子滩万亩盐碱地一期治理工程,涉及2个乡镇、12个行政村、2000余户农民的3500亩土地。这是一项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工程、惠农工程。一期治理工程涉及到我镇安居村200余亩土地,立恒公司先是给予200余万元用于青苗赔付,主要包括130亩玉米、70亩观赏树和少量的西瓜、棉花等。后与农民签订20年的土地租用合同,按照工业园区现行土地标准,每年每亩地支付租金750元,逐年递增50元,呈几何级增长。
农民与企业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真心合作。安居村土地流转后,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全村有800多18岁-55岁的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在立恒上班,占到全村人口的1/3。村民们的土地流转费再加上上班工资,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目前,我村已有80余辆自驾车,其中有20多人开着轿车上下班。
村民秦金秀12亩地有6亩多被流转,每亩补偿800元,一年可补偿5000多元。她高兴地告诉我们:“如果种玉米、小麦,一年收益也是这么多钱,占地是个好事。丈夫、儿子、儿媳3口人都在立恒上班,月工资加起来有8000多元,再加上没被占的那几亩地的产值,一年家庭收入能有10多万。除去供二儿子上大学的费用,家里还有富裕,还买了辆价值8万元的新车,我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村民与企业成了真正的牵手。
乐昌镇党委书记李继红说:“万亩盐碱地开发涉及我镇的东张寨、西张寨、席村3个村的2688亩土地,占到盐碱地总面积的80%。目前,土地流转金已全部给每户村民发放到位。”
目前,在太子滩湿地公园,占地800亩的特种水产养殖区,已投放150万尾鲤鱼、草鱼等鱼苗。依托太子湖湖内小岛建设的1万平方米的螃蟹、甲鱼养殖基地,已投放 阳澄湖大闸蟹苗2万余只、甲鱼苗万只。上市后,每年可带来效益2000万元以上。
张天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就现有的项目而言,明年2月,公司30余栋设施蔬菜上市后,收益800万元。明年3月,鱼类产品收益将达到1800万元。南渔北引的大闸蟹项目,每年可收益600万元。2000亩莲池,平均每亩收益1万元以上,每年可收益2000万元。以上项目扣除成本,净收益3500万元以上。今后还会逐年增多。”
今年8月,立恒公司与江苏绿港公司签订了太子滩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的协议,并共同出资注册了山西立恒百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为曲沃“晋之源”第六大农业园区,即曲沃县“晋之源”太子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万亩盐碱地综合开发治理的新篇章已经揭开,工程全部竣工后,昔日的盐碱地将被治理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示范、特种水产养殖、文化旅游观光、湿地公园休闲、大气环境改善、工业用水保障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土地产出收益,将从原来的亩均不足300元,提高到近万元。当地农民收入,也将从原来的年均8000元左右,提高到至少1.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