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时政要闻 本刊特稿 综合信息 舆论监督 舆情转载 旅游文化 文苑漫步 警钟长鸣 企业之窗 读者来信 本网公告
现在时间:
企业之窗
本网公告
相关文章
· 您现在的位置: 企业之窗_企业之窗
晋 煤 新 高 度
发表于:2012/4/5 [ 阅 578 次 ]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3月下旬,踏着春的节拍,和着春的旋律,记者来到晋城煤业集团采访。入矿井、进车间、访矿工、看展览,耳闻目睹,一串串的“世界第一、亚洲领先、全国最大、全省标杆”等业绩和荣誉,一次次地刺激着记者激动与兴奋的神经,记录与传播晋煤转型跨越的新高度,瞬间成为记者必须的担当。


做强做优,沿着 “固煤、稳肥、增气、扩化、强机、兴电、育新”的路径一路高歌,跨入我省 “双千亿”俱乐部;成为山西赚钱最多的企业和煤炭企业转型的标杆


在记者的案头上,有一份来自中国科学发展调研中心的调研报告,给出的结论是:晋煤转型跨越发展创新实践,是我国最新的煤炭能源企业转型跨越创新实践案例,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


对此,晋煤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华太说:“看到这个评价当然高兴,但并不意外,因为我们在省委、省政府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跨越之路上一直不懈探索,在做强做优的目标上始终孜孜追求。”


集团新闻发言人李天顺告诉记者,“固煤、稳肥、增气、扩化、强机、兴电、育新”就是晋煤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核心是在煤炭、煤化工、煤层气、煤电、煤机制造、新兴产业等六大产业上谋篇布局,倾心发力,把企业建成极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新型能源集团。


与集团财务中心主任张建民探讨去年的收入构成时发现,晋煤的主业抓得突出,实体做得扎实。去年,完成总收入1123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444亿元,实现利润58.93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其煤炭业利润为33.4亿元,煤化工利润为19.2亿元,二者占总利润的比重高达90%。集团以煤炭为根基向外扩展,紧紧扭住 “煤—气—化、煤—焦—化、煤—气—电”三条产业链的建设,向深里挖,往实处做,既做大了收入,又提高了效益。


立足煤,做强煤,煤炭主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延伸煤,超越煤,煤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依托煤,升华煤,煤层气产业的亮点效应集中释放;利用煤,转化煤,绿色电力产业经营快速推进;围绕煤,服务煤,煤机装备制造业后来居上。


在金鼎煤机公司,记者注意到:“核心竞争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循环发展能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企业人才队伍强;产业结构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企业形象优、文化环境优”的“五强五优”,被制作成标语挂在醒目的位置。“强、优”意识,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已经渗透到晋煤各个单位,成为班组以上各个层面的自觉实践。


“十二五”期间,晋煤的目标是“再造两个新晋煤,跨入世界500强”。高度在提升,效益要跨越,晋煤的追求没有终点。


以煤为基,推进煤炭产业新型化、信息化、自动化、集约化、循环化。建成全球首家高瓦斯条件下的千万吨矿井;单井井下瓦斯抽采量属全国之首;利用CDM机制在全国企业中获利最多


置身寺河矿调度指挥大厅,矿党委副书记许国泰指着面前硕大的LED显示屏告诉记者,这里可以实时观察井上井下所有关键部位的生产情况,可以实时了解井下每一个人的工作状态,随时进行指挥调度。


寺河矿是晋煤煤炭方阵中的旗舰,属全国瓦斯含量最高的矿井,拥有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文明煤矿等国字号殊荣。这是全国首座高瓦斯条件下千万吨矿井,曾与长江三峡工程、国家大剧院等并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荣誉称号。


在这里,连续7年产量超千万吨,成功回采了全国首个高瓦斯条件下的6.2米大采高300米加长工作面,标志着该矿大采高开采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井下瓦斯年抽采量达3.65亿立方米,抽放管网主管路总长度达到11万米,在全国绝无仅有;其瓦斯预警系统国内一流;重介洗煤年入洗能力1500万吨。


俗话说,靠山吃山。但在寺河矿,产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井下开采上来的煤炭经洗选加工后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自己没有消耗一粒。面对这活生生的事例,记者确实有些惊诧。


“连我们的矿工都不觉得奇怪了。”矿党委宣传部长李亚飞自豪地介绍,“我们把井下瓦斯抽上来发电,为矿上供电供热供气,解决生产生活所需,资源吃干榨尽,保障安全开采,还节省减排指标卖给发达国家赚取外汇呢。”


出寺河矿北行两公里,就到了世界最大的瓦斯发电厂——寺河120千瓦瓦斯发电厂。电厂副总李红兵介绍工艺流程:从井下抽采的瓦斯作为燃料送到这里进行发电,剩余尾气温度极高,利用余热再次发电,实现100%的循环,大气污染物排放为零。寺河矿的电力和热水、暖气都从这里供应。正是因为这一重要环节的实现,寺河矿构建了其特有的“煤与煤层气共采,采煤采气一体化”相对独立的、闭合的、自成体系的园区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这个煤炭旗舰的引领下,晋煤下属成庄、赵庄、长平等一批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群雄并起,各展风骚。2011年,原煤产量达到5253.5万吨,同比增长14.27%,实现利润33.4亿元,占到利润总额的57%。通过国际CDM机制(清洁能源机制)获得节能减排补偿资金830万美元,成为全国获利最多的企业。


多元发展,迎来了煤炭企业转型跨越的耀眼曙光。煤层气成为全国开发利用的领军企业;煤化工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生产集团;金鼎煤机制造被誉为山西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希望之星


谁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晋城煤业集团!


记者了解到,晋煤发挥自产优质化工煤的优势,进行煤炭深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条,在本地和黄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粮食主产区发展起21家煤化工生产企业,总氨产量1212万吨,尿素产量962万吨,均占全国总产量的16%左右。去年,煤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8.2亿元,占总收入的42.57%,集团60%的煤炭是通过煤化工转化的,煤化工已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稳健的第一大产业。


在晋煤近年来转型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中,煤化工率先起步,领衔主演;煤层气开发、金鼎煤机制造异军突起;煤制油、现代物流、LED等亮点频闪,造就了集团非煤收入833.64亿元,比重高达74.2%,全省领先。


追寻晋煤行进的足印,记者一行走进蓝焰煤层气、金鼎煤机公司、煤制油公司……


晋煤开采煤层气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面对技术禁区,美国人撤了,晋煤独家踏上探索之路。十几年过去,如今他们不仅攻克了采气、集输、压缩、液化等多个技术难题,而且把煤层气地面利用做成了国内老大,成为“气化山西”的领军者。去年,地面抽采量12.6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1%;地面利用量8.5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54%,日压缩能力达120万立方米,日处理煤层气达90万立方米,形成了煤层气勘探、抽采、输送、利用等完整的产业链。晋煤还新上天煜煤层气液化项目,要当煤层气液化的全国龙头。


多元发展,不能不提金鼎煤机公司,因为它短短几年来形成的巨大反差,确实让人惊叹!2008年前,它是晋煤下属的一个煤机分公司,职工干着修修补补的活,吃着不撑不饿的饭。三年之后,金鼎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煤机厂,一跃成长为国内煤机制造领域第6强,成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省煤炭装备制造十佳企业、省转型跨越新锐企业,金鼎声名鹊起。2011年,实现生产经营总额25亿元,比2008年翻了三番多。金鼎成了晋煤职工趋之若鹜的理想就职之地,人数由2008年的100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


如金鼎一般,晋煤二级团队尽情书写辉煌。宇光公司生产的电缆远销南非、赞比亚、泰国等海外市场,成为山西省电缆行业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生产企业。凤凰实业公司矿用塑料管材、管件生产规模不仅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同类企业之首,而且被认定为山西省矿用塑料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并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现代物流贸易、LED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利润3.78亿元。


科技创新,支撑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最前沿决策和运行。自主研发的液压支架世界最高;“煤层气抽采技术与产业化示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首家使用加压灰熔聚气化装置


3月21日,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驱车来到天溪煤制油公司。走进大厅,展示着硫磺、均四甲苯混合液、煤制精甲醇、煤制合成汽油等产品的柜台十分显眼。


“这些产品都是我们从含硫高、灰分高和灰熔点高的‘三高’劣质无烟煤中提取出来的,大约4吨标煤可生产1吨合格油,有90号、93号、97号。”公司副经理翟军告诉记者,他们自主研发出来的加压灰熔聚气化装置开了全国之先河。


2008年3月,晋煤组建天溪煤制油分公司,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高硫无烟煤净化利用合成油示范工程项目。集团技术团队夜以继日试验攻关,完成了加压灰熔聚气化装置的工业化,目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煤制合成油示范项目,掌握这一技术的也独此一家。


这项新技术为晋煤消化“三高”劣质煤找到了出路,也为可持续发展拓出了接续产业。


“一项新技术可以带来产业升级甚至引起革命性的变化”,晋煤总经理李鸿双接受采访时说:“依靠技术创新的支撑,晋煤在决策和运行上敢于视野全球,敢于行走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前沿。”


——独家实施的 “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高效采煤一体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晋煤拥有了国内煤层气话语权,组织起草的《车用压缩煤层气》《民用煤层气 (煤矿瓦斯)》国家标准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施行。


——研发并推广成熟的6.2米高井下液压支架,将一次性采高提高了一米多,大大提高了回采率;研发出7.6米高井下液压支架,世界最高。


——成功研制直联式永磁同步电机,为我国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带来巨大的变革。


晋煤作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2005年以来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7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获得专利168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仅金鼎公司的专利,有5项世界领先、7项世界先进、12项国内领先,有的填补了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的世界空白。


在“转型”与“再造”的征途中,晋煤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度,但他们并不满足。未来5年,原煤产能1亿吨、煤层气抽采量100亿立方米,合成油100万吨、总氨产能20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容量2000兆瓦以上、经营总额2000亿元以上,利润200亿元……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还在等着他们去攀登。


晋煤,加油!


本报记者李志军 本报通讯员杜朝安

责任编辑:
组织机构  |  联系方式  |  招聘英才
版权所有 © 2011-2025 沃土编辑部 准印证:(2010)L字第035号
晋ICP备2022012077号  晋公网备14100002000412
纠错QQ 845394373  监督电话:010-61057938
邮箱:wotuzz@163.com  技术支持:黑马网络